社交无疑是国内互联网行业中一个永远被追逐的对象,在这二十余年以来,从来都不缺乏敢于挑战腾、讯试图将其从社交王座上掀翻的勇士。自2019年,也就是快播创始人王欣口中“新一代社交产品元年”开始,国内的社交赛道就波澜再起,各路豪杰再一次行动起来,而其中动作最大的除了本就是这一领域霸主的腾讯外,可能就要数百度了。
从校园社交APP“正鲸说”、匿名社交APP“听筒”、视频社交APP“一起吧”、语音社交APP“音啵”到兴趣社交APP“有噗”,百度这几年可谓是将社交产品的所有可能性都尝了个遍。但这还没完,近日有消息显示,日前百度还推出了一款名为“嗨圈圈”的语音社交APP,用户可以通过声音来寻找兴趣相投的人。
据了解,用户初次注册“嗨圈圈”需通过完成“灵魂测试”,以匹配与自己最兴趣相投的其他用户。“嗨圈圈”可支持用户发布声音气泡,其他用户点击气泡即可听到对方的想法,如果符合自己的标准就可以私信对方,或是直接在当前页进行语音回复。
作为BAT三巨头之一,百度对于社交的执念可谓是非常深,但随着贴吧的衰落,其在社交领域几乎已经没有了声量。为此,在百度开始重新发力移动端后,也推出了多款社交应用,但最终均折戟沉沙。然而这些失败并未打消百度在社交赛道探索的意图,毕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搜索流量作为“护城河”的百度在BAT中最先显出疲态,并且搜索引擎与APP之间的不兼容,也导致了百度面临着流量增长枯竭的烦恼,所以社交这一通过人与人不断的互动获得流量的模式,就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项。
“嗨圈圈”这款主打语音社交的APP,主要玩法是通过主页的下拉式菜单刷新出不同类型的用户,这些用户的状态、性别、星座、标签和语音签名则会以卡片的形式排列,也就是“声音气泡”。没错,“声音气泡”就是这款社交应用的最大特色,用户可以以某一个话题为主旨创造属于自己的声音气泡,然后这个气泡就会汇入内容库,而这也使得其几乎可以被视为是语音版的“漂流瓶”。
看到这里,“嗨圈圈”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了。
诚然,漂流瓶这一玩法在陌生人社交产品中的优势相当突出,其能够快速匹配用户、可以实现有限度的异步交流、随时可以终止交流以及摆脱关系、隐私安全有一定的保证,因此在十年前也成为了陌生人社交产品扩大用户基数的王牌。但时移世易,漂流瓶玩法的缺陷也早已陆续显露出来,难以被有效监管直接导致了同类产品大量被下架。即便“嗨圈圈”的产品形式并非漂流瓶这种纯粹的“陌生人+匿名”模式,但依然有两座难关是“嗨圈圈”很难迈过的。
事实上,“嗨圈圈”要面临的第一道难关,是解决用户为什么要用它?
社交产品最主要的功能,是满足人与人交互的需求,这就导致了这类产品需要有足够丰富的用户群体来做支撑,这就使得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在社交产品上体现得更加明显。所以要让用户不选择成熟的产品、转投新的平台,后者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例如在今年2月成为App store免费榜第一名,成为2019年以来第一个排名超越微信的社交应用“啫喱”,借助的就是元宇宙的东风,主打创造自己在虚拟世界化身,以及提前体验元宇宙的噱头。
回到“嗨圈圈”上,这一赛道目前已经有了同样主打陌生人语音社交的Soul。所以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同一类型的社交产品,为什么消用户不选择有先发优势的Soul,而要用“嗨圈圈”呢?答案只有可能是“嗨圈圈”更好用,真的解决了用户的某些痛点,就像当初用户从QQ迁移到微信一样。但从目前“嗨圈圈”展现出来的功能来看,除了“声音气泡”在形式上的差异外,它与Soul并没有太多实质上的区别。但想要通过形式上的创新来吸引用户完成冷启动,聊天宝、马桶MT等应用则已经证明了此路不通。
即便百度能够通过大笔的投入来为“嗨圈圈”吸引到一批用户,但真的能够让用户留下来吗?情况似乎并不容乐观。要知道,社交产品迭代基于的理论基础是成本最低化原则,目的是不断降低用户维系、拓展,并沉淀社交关系的成本,所以社交产品追求的是效率,从Email到QQ这样的即时通讯工具,以及从BBS到微博,都是社交成本逐渐降低、社交效率逐渐提高的演化。
从目前“嗨圈圈”的模式不难发现,它的难题是在效率上没有拉开与Soul的差距。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嗨圈圈提供的匹配机制需要用户主动点击其他用户发布的声音气泡,但由于声音的信息密度不如图文,所以效率可能还不如漂流瓶。
再加上,“嗨圈圈”并没有跳出百度在社交上的窠臼。早在2011年,李彦宏首次谈及百度的社交战略时就曾表示,要将社交与搜索整合,但这或许就是百度社交在贴吧之后一直难有起色的根源所在。
搜索的主要作用是满足用户检索信息的需求,而社交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搜索社交化要做的,就是把用户检索信息的需求变成检索人的需求。如今“嗨圈圈”的模式并没有跳出这个框架,只不过是将搜索这一主动行为演化为了基于大数据或用户画像的被动式“灵魂测试”。
并且问题还在于,“搜索社交化”本身可能就是个伪命题。
诚然,通过关系网络筛选出来的信息或许更有价值,但随着信息的泛滥,信息越多、筛选成功率也就会越低,导致的结果就是匹配的效率大幅降低。百度之所以在社交,特别是陌生人社交上一直难以有所成就,关键原因或许就是没有找到符合国内互联网特色的陌生人社交生存模式。而陌生人社交是以效率为导向的,但问题就是有微信的存在就导致了一个很尴尬的情况,那就是交友匹配效率低、用户体验不佳造成用户流失,或是交友匹配效率高、可用户因为后期转移到微信而流失。
对此,陌陌和Soul给出的答案是换个赛道来盈利,不再妄图沉淀用户的社交关系链,只是希望得到用户的时间,其中,Soul选择了游戏化和电商、陌陌选择了直播,那么百度呢?
从“正鲸说”到如今“嗨圈圈”,似乎百度一直以来都只是为了做社交,而推出社交产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百度 APP 社交产品 我要反馈关键词: 新浪财经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2 baidu.baiduer.com.cn baidu爱好者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