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作为我国传统的制造重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抓手,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带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为45.1%。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占比较2020年提高0.9个百分点,有力推动了工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永川区长城汽车西南制造中心(二期)项目开工、梁平区签约智能终端玻璃盖板生产等项目……春节长假后,重庆市23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437亿元,其中大部分项目都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兴产业布局,这为重庆新兴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力量。
重庆市作为我国传统的制造业重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抓手,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带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为45.1%。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占比较2020年提高0.9个百分点,有力推动了工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绘制路线图,推进核心技术攻关
虎年新春刚过,长安汽车重庆两江工厂内各条生产线已马力全开,2月28日长安汽车第二代CS75PLUS正式上市,目前订单已破2.3万辆。“正是由于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我们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说,今年1月长安汽车共销售27.72万辆,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55%。
作为重庆重要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近年来抓住智能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表现亮眼。汽车产业中高端新车型持续热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21.3%,2021年,重庆汽车产业产值、产量同比增长15%和2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52%。下一步,重庆还将加快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国家电动汽车换电模式示范城市、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建设,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运营环境。
在汽车制造领域,重庆市科技局加强部门协同,多年来稳定定向支持长安汽车开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相关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依托项目支持,突破了七合一电驱动系统开发等800余项关键技术,掌握了脉冲加热等384项核心技术,电池安全、超低能耗等方面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承浩介绍,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依托重庆市项目的支持,长安汽车突破传感融合、横向轨迹规划、精确轨迹跟踪、纵向控制、自动驾驶人机交互等12项核心算法开发,发明了基于“人—车—路”风险态势评估的轨迹规划与协同控制技术,实现了座舱SOA软件架构。这些科技已经应用在UNI-T、CS75PLUS、CS55、CS95等系列车型上。
纳米时栅位移测量技术、汽车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等一批重大技术成果问世,8个Ⅰ类新药进入Ⅰ期临床试验、2个Ⅰ类新药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瞄准重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重庆编制科技进步路线图,加快构建制造业创新体系,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以“快速响应+精准服务”“揭榜挂帅”“赛马”机制,在集成电路、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良种创新等领域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一批战略性技术,开发一批战略性产品。
布局创新平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世界最宽镁合金板材和型材、世界最大镁合金铸件等已在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大规模应用;镁基储氢材料、新型镁电池材料的研发有望引发电池储能材料革命……这些成果都来自潘复生院士领衔的重庆大学国家镁中心,该中心建有国家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材料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重要研发平台,已成功开发出一批性能优异的能源新材料及产品,有力助推了“双碳”战略的实施。
批复实施《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体方案》,签约建设中国科学院汽车软件创新研究平台,获批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硅基混合集成创新中心……重庆通过布局技术创新平台,聚集技术人才、培养技术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聚焦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围绕重庆市科技进步路线图,分类找准和补齐创新链条薄弱环节。”重庆市科技局副局长牟小云表示,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上,重庆一方面积极创建轻金属、车联网信息安全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创新机构,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在两江新区的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近日由其氢动力及低碳能源研究中心独立开发的“青鸥30”氢动力无人机成功完成首飞。这是国内第二架首飞成功的氢能、垂直起降、长航时固定翼无人机。“科创+产业”发展,两江协同创新区瞄准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设立开放式、国际化高端研发机构,2021年共引进设立研发机构40家;研发机构累计实现成果转移转化近120项,比2020年增长3倍多。
随着去年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落地西部(重庆)科学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微电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科学城企业茁壮成长,西部(重庆)科学城集成电路产业“朋友圈”进一步壮大,2021年西部(重庆)科学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速达15.8%。
据了解,重庆去年新引进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机械研究总院等知名创新机构16家,累计引进创新机构共104家,落地建设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微电子中心等研发机构64家,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深空探测、卫星互联网等领域开辟了未来科技竞争的新赛道。
“十四五”期间,重庆还将围绕重点领域,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集中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产业价值链升级,提升关键零部件技术及工艺水平,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布局发展未来通信、卫星互联网、前沿新材料、后摩尔时代微电子、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为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提供原动力。(记者 雍黎)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2 baidu.baiduer.com.cn baidu爱好者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