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数据中心首席科学家 沈浩
AI聊天机器人ChatGPT推出仅两个月,其用户数便突破了一亿大关。随着其关注度持续走高,行业专家对ChatGPT的商业化拓展也提出了一些思考。ChatGPT的本质就是“summerize(总结)﹢Q&A(问答)”,“科技公司专门利用大模型去生成垂直领域的Q&A(问答),像ChatGPT这样的产品能够做逻辑和内容的分析与抽取,这点可能会激发用户的兴趣”。
一方面,像ChatGPT这样的产品一定会出现高级版,高级版可能会解决收费问题。用户缴费就可以享受不一样的算力,因为它后台也是云计算,打个比方,普通版5秒生成内容,你付费它就可以一秒生成,这时用户实质上就是在为算力付费,而不是为ChatGPT付费。另一方面,AI公司会围绕ChatGPT这样的产品开发增值服务,提供更多的便利性,二次应用场景可能会出现,也许来自OpenAI,也许来自其他商业体。
事实上,中国的技术积累和发展也已形成能培育类ChatGPT产品的肥沃土壤。2月7日,百度官宣了其类 ChatGPT 项目的名字为“文心一言”,英文名 ERNIE Bot。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十余年,拥有产业级知识增强文心大模型的百度,是目前最有可能做出中国版ChatGPT的企业。甚至借助百度强大的检索增强和知识增强能力,可以实现与ChatGPT水平整体持平的基础上的局部超越。
当然,科技的急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担忧。比如,如何保证ChatGPT没有剽窃他人成果,从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ChatGPT又是否会助长不良学术风气,让作弊变得更加简单?在我看来,传统的‘抄袭’有源可查,但ChatGPT生成的内容有自主版权,并不会涉及抄袭,甚至它的模型会有意避免抄袭。因此,比起ChatGPT‘抄袭’‘剽窃’,更重要的是避免作者使用ChatGPT来完成写作。ChatGPT生成的内容欺骗人类很容易,欺骗计算机并不容易。现在已经出现了许多程序,可以审核文本是否由ChatGPT所写。
就ChatGPT本身而言,现在它在面对立场性敏感问题时,会“闪烁其词”避免应对,但将来在一些涉政、仇恨或立场问题面前,又是否能一直有效应对不带偏?我认为,就当下而言,它作为人类科技进步的标志,还是利大于弊的。我们要拥抱这种科技。同样,对于近期布局ChatGPT技术的科技企业,大众也应该抱有宽容态度,应该为勇于挑战全球顶级技术的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感到自豪。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马婕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2 baidu.baiduer.com.cn baidu爱好者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