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围绕知识产权开展的金融服务有着巨大发展潜力。但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不大、融资金额较低、普及度和覆盖面尚难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这些客观情况依旧存在。
这一矛盾主要是受知识产权评估难、处置难的影响所致。由于金融机构对知识产权专利价值和风险控制判断存在难度,业务积极性也就大打折扣。在采访中,有机构明确表示,这一业务领域主要是为了满足政府的要求,而非基于企业自身需求。
针对评估难问题,在采访中,多家保险公司不约而同地表示,较难识别知识产权保险的风险情况、难以确定知识产权保险的损失范围及金额,业务开展极大程度地依赖于再保险公司及第三方评估机构。目前知识产权质押的主流处置方式是通过拍卖、捆绑交易、在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售等。但从近几年专利交易情况来看,成交量并不稳定,有时候不容易处置掉。
这些问题都对“知产”变“资产”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诚如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在《2021年北京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工作总结》中所表述的:知识产权评估难、质押物处置变现难等因素影响下,银行金融机构基于风控考虑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的积极性不高,同时,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后,基本难以通过质押的知识产权处置完成追偿。这客观上降低了银行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其披露的数据显示,近两年,北京地区开展业务的银行作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项目质权人的仅占21.2%,其余大部分项目是将质押贷款转变为担保贷款,自身脱离专利价值评估和质物处置等环节,将风险转嫁给第三方机构。
怎么办?政府机构与专家建议从三方面加强探索:一是加快引入知识产权分析机构,探索构建与产业、企业特点和市场需求相符合的企业专利价值评估评价体系。二是可探索培育建设一批专业化知识产权大数据分析和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在采访中,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指出,通过建立专营机构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交易运营平台、机构等专业化平台作用,联合金融机构探索知识产权处置、流转的有效途径和可行模式。三是加强探索创新,进一步盘活知识产权资产功能作用,探索通过股债联动、收购许可等创新方式处置违约质押物,将短期处置转换为长效的知识产权运营,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记者 仇兆燕)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金融服务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2 baidu.baiduer.com.cn baidu爱好者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