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1月4日消息(水易)“光进铜退”之于运营商的骨干、城域、接入等场景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但是之于校园、医院等这类园区网场景在近两年拉开序幕。
(资料图片)
究其原因,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各类数字化技术的引入,智能终端数量的持续攀升,让园区网络所需承载的业务量飞速增长,园区网络基础设施因此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以铜缆为载体的传统园区网络体系已经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应用变化。
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新华三集团在今年4月发布“智融全光园区解决方案”,通过以太网+PON技术的融合,将一网全融合、一点一平台、一次省到底的体验交付给了用户。经过半年多的项目实践,新华三近日对该方案进行快速迭代升级,为客户提供更易交付、更易使用的全光网络。
正如新华三集团副总裁、网络产品线总裁曾富贵所说:“伴随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传统园区网在组网和承载能力等方面的乏力之处正不断显现,新华三智融全光2.0解决方案能够帮助百行百业实现园区网络基础架构的代际升级,助力用户园区网络体验跃升新台阶,更好的拥抱数智未来。”
深入洞察,全光园区落地有难点
当然,传统园区网络的改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实际项目中不断挖掘用户的需求和痛点。新华三集团网络产品线架构与规划部部长傅嘉嘉表示,在发布智融全光1.0后,随着逐步深入一线了解市场,会发现在全光落地的过程中有诸多难点。
首先是架构的兼容性问题,园区的网络建设通常情况是分阶段进行的,就会涉及到新老设备的兼容、异构厂商的兼容等等。其次,园区有很多不同的组网需求,例如Wi-Fi、LoRa、视频监控网络等等。第三,用户体验方面,无线几乎可以统治园区终端接入,因此无线的体验决定了基本上90%的园区体验。当然还有安全性问题。
“我们观察到,兼容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这三个方向问题,事实上在学校、企业和医院等园区都存在相关需求。” 傅嘉嘉表示,这三方面也是具有规模复制性的,而且我们重点解决的是如何落地,如何使客户的现网能够快速升级。
新华三集团网络产品线副总裁、交换机产品线总经理李玉涛进一步补充,网络的管理和运维也是一大难点。过去园区内布设网线很快,用户也有一定的运维能力,但变成光网络之后,有很多东西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过去一些传统的手段都失效了,运维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顺行业趋势发布全光1.0后,快速升级迭代至2.0的重要原因。”傅嘉嘉强调,我们希望把过去半年多在一线的实践洞察积累下的经验快速发布给客户,使客户得到一个更易使用的全光网络。
灵活可扩展,智融全光2.0应万变
因此,作为智融全光2.0方案升级重点,李玉涛介绍道:“新华三通过新架构、新接入、新体验的组合实现了‘能力的向上生长’,全面拓展了园区组网、安全、管理和业务应用等方面的体验,这样可以让用户将精力更多投入到业务创新上而不是基础设施的复杂管理和维护上。”
新架构主要解决多接入场景的灵活兼容挑战。基于光电混合缆技术,新华三推出了全新“光影系列”产品。其中,光主机融合了SDN、集中供电管理等众多优势,通过部署创新的光电混合缆解决接入层设备远程供电的问题;影终端则包含众多型号的接入交换机、Wi-Fi 6/7 AP,能够充分贴合不同场景需求,为用户提供即插即用、灵活部署、统一纳管、静音降噪的接入体验。
有了光影系列,用户可以随时在需要的地方增加接入点,而不需要考虑供电问题和配置管理问题。同时,考虑到用户实际的异构兼容问题,新方案也基于AD-Campus管控析一体化系统,实现了以太网与全光网、VLAN和VxLAN的同时兼容、同时纳管,并获得IPv6自动部署、网随人动等一系列关键特性,同时通过BRAS设备实现跨厂商兼容,不绑定,用户规划更随心。
新接入主要应对安全挑战。新华三在智融全光2.0方案中引入了零信任安全机制,能够帮助用户对海量设备、身份、权限、行为和日志进行全量管理,获得“百密而无一疏”的安全体验;在接入层面,新华三同样为客户提供了全系列XGS-PON产品,通过与Wi-Fi 6/7、5G技术的结合,满足全园区的高速网络无死角覆盖。
新体验主要解决运维挑战。凭借在无线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利用边缘计算能力进行应用识别和分类,通过快照对比保障关键业务,并根据不同业务分配独立的资源;在服务端,通过全网可视化查看指定业务与指定用户的体验,帮助网络管理人员更快发现问题,以此实现端到端应用驱动网络的运维体验。
“我们的融合网络并不是单纯地把硬件堆在一起,而是一个从软件到硬件架构上的融合。我们既可以实现传统的以太和PON的融合,也可以实现有线和无线的融合。”傅嘉嘉表示,这是新华三始终坚持的理念,通过建设可扩展的平台,按需逐步扩展软硬件。
未来,新华三还将持续对智融全光方案进行演进升级。新华三集团网络产品线规划与解决方案部总经理汲哲透露,新华三将从产品的丰富度,行业的扩展等维度持续升级,提升业务承载的灵活性。“我们将保持高频次的迭代发布,使客户总能拿到更适合他的,更适合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网络。”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手机版 投诉文章:435 226 40@qq.com
Copyright (C) 1999-2022 baidu.baiduer.com.cn baidu爱好者 版权所有 联系网站:435 226 40@qq.com